上星期日晚和屋企去了利舞臺的新派上海飯店食晚飯,飯店以時尚裝修為主,昏暗燈光營造舒適氣氛,場中央一個長長的水池,讓人感覺好像在湖邊用膳一般,更帶來一望空闊嘅空間感。
特色復古茶具,懷舊得嚟帶來點點古典味。
上海點心一向是“賣飛佛”,而久聞這裡主打的八彩小籠包,今次終於可以品嘗一下。八彩小籠飽當然有八種口味:
米色-原味,傳統做法,純豬肉餡料,肉汁豐盈,皮薄卻不易穿,手工上乘。
綠色-人參,肉餡滲出淡淡人參味,還有一小片鮮人參片在內增加咬口。
啡色-鵝肝,可能被肉餡遮蓋了,鵝肝味變得很淡,沒有鵝肝的順滑惹味,只有淡淡的鵝油香。
橙色-蟹粉,蟹味濃郁但帶點腥,味道仍然鮮甜。
灰色-蒜香,蒜味濃厚,惹味略嫌搶口。
黑色-黑松露,黑松露香氣充實整個味蕾,還有一片黑松露夾在其中增添香味與口感。
黃色-芝士,微微奶香但沒有芝士的口感,勝在不會滯口。
紅色-麻辣,濃香花椒味但不會太辣,口感特別。
每款口味各有千秋,而且色彩繽紛,賣相精緻,值得一試。
除了小籠包外,這裡的鮮肉鍋貼及生煎包都做得頗出色。
綠色-人參,肉餡滲出淡淡人參味,還有一小片鮮人參片在內增加咬口。
啡色-鵝肝,可能被肉餡遮蓋了,鵝肝味變得很淡,沒有鵝肝的順滑惹味,只有淡淡的鵝油香。
橙色-蟹粉,蟹味濃郁但帶點腥,味道仍然鮮甜。
灰色-蒜香,蒜味濃厚,惹味略嫌搶口。
黑色-黑松露,黑松露香氣充實整個味蕾,還有一片黑松露夾在其中增添香味與口感。
黃色-芝士,微微奶香但沒有芝士的口感,勝在不會滯口。
紅色-麻辣,濃香花椒味但不會太辣,口感特別。
每款口味各有千秋,而且色彩繽紛,賣相精緻,值得一試。
除了小籠包外,這裡的鮮肉鍋貼及生煎包都做得頗出色。
鍋貼以類似傳統的做法,皮不會做得太薄,這樣才可煎出厚厚的脆底,內裡充滿肉汁,一咬即漏哂出嚟,加上酥脆的餃子底皮,一隻鍋貼兩種口感,正。
生煎包亦屬必試之選,鬆軟包皮配上好味肉餡,包底亦是煎得香脆,令人回味。
另外蔥油餅都做得出色,酥皮鬆脆,一咬即化,蔥香四溢。
除咗包點外,此處的上海小菜亦算不俗:
蟹粉豆腐,蟹粉做得不夠濃郁,帶點腥但尚算鮮甜,豆腐做得很嫩滑,吸收哂蟹嘅鮮味。
大閘蟹炒年糕,正宗上海菜著重紅油赤醬,濃濃的醬油加蟹香完全覆蓋煙韌年糕,啖啖醬油香滲入味蕾,面頭仲放咗隻小小大閘蟹,童叟無欺,有著傳統菜的精萃。
芙蓉賽螃蟹,蛋白以慢火炒到一梳梳,加點黑醋提味,鮮甜滑溜,唯放久了蛋白仍然有出水情況,一貫賽螃蟹的弊病,但不算嚴重,尚可接受。
麻婆豆腐烤桂魚,桂魚烤得嫩滑,豆腐不是一般所見的滑豆腐,而是用類似豆卜入饌,吸收了麻辣魚汁嘅精華,麻燙感充斥口腔但不會太辣,份外惹味。
京蔥肉絲配薄餅,以濃醬炒過大蔥絲及肉絲,味道濃濃甜甜的,配上透光薄餅,原是滬菜的傳統配搭,可惜因此處的薄餅可能不是即叫即製,上枱時邊皮的位置已有部份變得乾硬,影響口感。
木樨肉炒麵,拉麵煙韌有筋性,似是自家拉製,配料調味亦佳,近年在香港已很少食到這個麵身的炒拉麵,因大都用交貨來料,沒有韌性。
蒜香排骨拉麵,炸排骨做得鬆化,一咬即離骨;湯底偏淡,麵身口感一般。
最後甜品-高力豆沙,外皮炸得剛好,蛋白軟綿,豆沙餡亦充足,加埋外面的糖霜亦不會大甜。
全餐飯算是上乘質素,尤其包點更是出眾,一行八人食了約二千元左右,每位消費約$250,可以食到捧著肚子回家,銅鑼灣區晚膳的價格是差不多了。
全餐飯算是上乘質素,尤其包點更是出眾,一行八人食了約二千元左右,每位消費約$250,可以食到捧著肚子回家,銅鑼灣區晚膳的價格是差不多了。
原文連結: 銅鑼灣八彩小籠包
更多資訊,盡在: 古家私房菜
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yplayground2015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